找到相关内容365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澈见本心(1)

    已无一物可染,   自然能保持原来自由自在的面目。   只要尽人事,则如意与不如意已非我们的事了,  根本无须在意!   如果心念执著,则将冤枉承受一切,  进而失去健康。   虽受诸,但事实...,   因为地、水、火、风,无论聚散皆为尘,   故四大与六尘同为外境,  故若建立此观念后,即知唯本性是实,其余皆为妄,  只要认得本性,从此远离颠倒梦想。  如心经曰:   “照见五蕴皆空,一切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256667.html
  • 澈见本心(3)

    时,  将发现一切法,均指向此“道”,   (一切所指,必以月为标。)   自然能贯通万法,而无滞无悖。   始知权实不二,心境自如,色空不二; 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,自一切!   浅谈 ...可令众生觉悟,了脱生死,解脱烦恼及一切。这就是佛教与佛法之不同处。如果教相与法相分不清楚,将会迷失于法海里。  观四念处   念即能观之观,处即所观之境。   为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,起四种颠倒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456669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2)

    乃至得佛眼净,自能见一切法清净,乃至见一切诸土清净。故心经曰: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能一切……。心净则佛土净,心不净何处有净土?   6、问:“现前当来”是什么意思?又大势至...始终无染著。但众生不明自性,误认轮回中的身心为自我,而见生老病死及六尘不净,冤枉承受一切,故觉者为渡众生,而解说一切诸法清净,乃至身心如幻、万法皆空,须注意的是:解说清净法,并非用来清净自性的,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656671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真相

    五蕴为境。观察结果是空,故能一切而得其自在。自在者,主宰义,谓菩萨有大智故,于事于理无碍自在。有大悲故,寻声救,随类现身,亦无碍自在也」(见氏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)。用我的说法,...被用作男性单数名词的。一切的梵文佛教字典也都注明这字是「男性」。甚至连在台湾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的「中英佛学辞典」第四八九页「观世音」项中,也注明观音原来是男性。观世音:Regarder of the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3357004.html
  • 良价的禅学思想

    全文:观自在菩萨.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.照见五蕴皆空.一切.舍利子.色不异空.空不异色.色即是空.空即是色.受想行识.亦复如是.舍利子.是诸法空相.不生不灭.不垢不净.不增不减.是故空中无色.无...远离颠倒梦想.究竟涅槃.三世诸佛.依般若波罗密多故.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.故知般若波罗蜜多.是大神咒.是大明咒.是无上咒.是无等等咒.能除一切真实不虚.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.即说咒曰.揭谛揭谛.波罗揭谛...

    彭楚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5257337.html
  • 论《红楼梦》中禅宗思想对“情”、“空”的超越

    空”观念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,《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说:“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一切。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……”[vi]佛家把一切能感知的现象都称之为“色”,“色”属于认识上的幻觉,因而虚假不实,其本质是“空”的,即一切现象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虚空。然而,《红楼梦》中的“色空”观念与佛教的“色空”观念并不完全相同。冯友兰在《中国哲学史》一书里指出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057900.html
  • “诗佛”王维说

    宁静自在的感受能消除身心各种的矛盾和痛苦。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目的即是为了明心见性,而中国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,悠游山水之审美体验也往往是为了得到一种“照见五蕴皆空,一切……色不异空,空不...最为深刻的影响。这一切,均可在佛教教义的作用中寻到最根本的原因。   中国佛学主要是沿着印度大乘一派发展的,所以在禅观方面也不主张一心唯作空观想,而是真有两边,双遮双照。如天台宗提出的“一心三观”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358258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的五重玄义

    ,业障,烦恼障。我们人活在世上,所遭受到的一切灾难困苦,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,都是由这三障带来的。所以,只有破了三障,才能一切。下面我们把这三障具体地解释一下。  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两种。何谓...让人离得乐的。你若能把《心经》的义理彻底领悟了,报障、业障、烦恼障自然也就破除了。三障已除,一切也就消除了,人也就离得乐了。这就是《心经》的作用。  五、判教相  前面已讲过《心经》在佛的五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858288.html
  • 《西游记》与佛教文化

    五蕴皆空,一切。“五蕴”即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人类思想意识形成的五个过程。思想过程或者说感受认识世界的主体都是空无的,那么所感受和观照到的世界也自然是空无而不实的。认识到这一点,也就不会再去执着了,痛苦灾难自然也不会再有了。《性命双修万神圭旨.邪正说》云:  ……众生因配偶有淫欲,因生育有恩爱。有淫欲、恩爱,故有魔障、烦恼。有魔障、烦恼,故有一切。有一切,故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是以太上蕴...

    李安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1858445.html
  • 苏轼文学与佛家思想

    波罗蜜多时。照见五蕴皆空。一切。”“五蕴”指色、受.想、行、识,是佛家概括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现象,《心经》认为这“五蕴”都不实在。《金刚经》的名言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以及著名的“六如偈”都是讲,现实中一切事物和现象,都是不真实的幻影。面对“三千大千世界,犹如空华乱起乱灭”,苏轼从照遣万物入手,悟出世事如幻、人生如梦的道理。因此,苏轼的笔下常常会感慨:“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秋凉”(《西江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858914.html